喂副食品有技巧!1岁前不能用鲜奶取代母奶或配方奶
当前位置:主页 > 保育亲子 > >> 正文

喂副食品有技巧!1岁前不能用鲜奶取代母奶或配方奶

作者:『↗妈啲_>这娃儍∥』 时间:2018-11-16 来源:网友提交

高敏食材不一定会过敏,低敏食材不一定安全

1岁前除了不给蜂蜜、不以鲜奶代替母奶配方奶、不喝纯果汁,与3岁前不给整颗坚果和巧克力之外,其余的食材并没有强硬规定几个月才能给予,反而越早给越能提早训练宝宝对食材的耐受性,降低过敏的机率。

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手册指出,添加副食品种类应循序渐进,从单一谷类开始,再依序添加蔬菜类、水果类、肉类,建议由口味淡的食物开始。因此家长们要注意的是添加副食品有一定的顺序,应配合宝宝的发育做适当的调整,因此本书给的每个月食材表都是一个建议值,可以依照宝宝的情况做调整喔!

举例来说,4个月的宝宝,只要身体状况良好,没有特殊的病例或过敏,当然也可以从米汤→十倍粥米糊→青江菜米糊→苹果米糊→鸡肉米糊→鲜虾米糊尝试。

依宝宝的发展,根据不同阶段变化食材软硬度

K 力周围有7个月爱吃白米饭的宝宝,也有6个月喝稀饭,米粒伤了肠胃的宝宝,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本来就不一样,因此父母也不需要太在意配合月龄吃特定的食材,而是要注意食材的质地,根据不同阶段,主动变化食材的软硬度。

只要当阶段吃得好、孩子发展学习速度也快,身为照顾者当然也可以提早准备进入下个阶段。但是千万不能一直停留在某一阶段,举例来说,7个月左右的宝宝,本来就应发展咀嚼的能力,但是可能因为照顾者忽略了进程,而一直让孩子吃泥状食物,甚至吃到9个月、10个月,这样就不行,因为会影响宝宝的发展。

副食品的最终目标,是让孩子在1 岁时,可以随大人一样吃三餐、学会安全的咀嚼与吞咽、顺利衔接下一阶段的发展。因此,准备副食品最重要的事,是食材的处理与烹饪方式必须要安全,才能让宝贝吃得放心。

喂副食品有技巧!1岁前不能用鲜奶取代母奶或配方奶

给予宝宝专属椅子与汤匙,定点定时饮食

初生宝宝每天喝奶六至八次,而开始进入副食品,就是为了要让孩子循序渐进的将多次喝奶转换成与大人吃三餐,所以定点,固定位置用餐、定时,固定时间吃饭,是非常重要的规矩,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刚开始会坐不稳,可以用毛巾垫在周围增加稳定度,不要用抱着喂食的方式,这样才能创建正确规范。

宝宝满4个月就能吃副食品,最慢要在6个月内开始尝试

越晚尝试副食品,发生过敏的机率越高,因为孩子就算对某种食物过敏,但人类的免疫系统在成熟的过程中,可能会慢慢对过敏食物产生「耐受性」,所以将来有可能就不再过敏了。因此建议最晚6个月就要开始吃副食品并尝试多种食物,训练肠胃的耐受性,以获得足够营养素。

阶段性添加新食材,并详细记录注意宝宝身体状况

喂食宝宝的过程中,副食品的初、中期,建议一次只尝试一种新食材,确定不会过敏后,再换下一种。而副食品的中、后期,可以视宝宝的身体状况,偶尔用多样新食材一起尝试也无不可。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详细记录宝宝吃了什么,才能了解有无过敏的反应。

最晚6个月后需要提供奶蛋肉类,以摄取充分的铁质与必须营养素

父母吃素的理由百百种,但是针对吃全素的孩子,许多学者做了一连串的研究。若是不能吃到均衡且足够的营养素时,吃全素的孩子,就非常容易出现生长与发育较差的情形,因此婴幼儿仍然建议提供奶蛋肉等蛋白质作补充,或询问专业营养师的饮食建议。

仍然需要母奶或配方奶补充营养素

1岁前的宝宝,即使副食品吃的非常多、非常好,还是需要母奶或配方奶,补充必须的脂肪酸,对成长发育及大脑发展很重要。1岁后的宝宝即使断奶了,也需要适当补充各式奶蛋制品,以维持成长发育所需。

禁止吃生食与舒肥法的低温烹饪料理

婴幼儿因为肠胃道系统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,所以绝对禁止吃「生食」和低温烹饪的「舒肥」料理,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食物中毒。而即使是水果,因为蝇虫容易停留在水果表皮造成污染,所以建议给4至6个月的宝宝吃水果时,要加热才最安全。

1岁前不能用鲜奶取代母奶或配方奶

母奶的乳清蛋白含量高而且容易消化,配方奶的蛋白质结构也比鲜奶好,因为鲜奶里的酪蛋白是极难分解的凝乳、不易吸收。鲜奶里的动物性饱和脂肪,也容易刺激肠道发生慢性隐性失血;而其它鲜奶中的乳糖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都不及仿母乳的配方奶或天生就适合宝宝饮用的母奶佳。因此,为了宝贝健康,1岁前都不能用鲜奶取代母奶或配方奶。

吃过或解冻过的副食品需当餐吃完或丢弃

副食品沾到口水就碰到口腔里的细菌了,所以就必须当餐吃完,不可以留到下一餐食用。而前一晚放在冰箱冷藏室内解冻的副食品,因为温度提高,细菌滋生率增加,也必须当天使用完毕,不能再度放回冰箱冷冻库保存。

本文出自新手父母《史上最强、最贴心K力副食品影音教学全书》一书


  该文章《喂副食品有技巧!1岁前不能用鲜奶取代母奶或配方奶》由网友『↗妈啲_>这娃儍∥』投递本站,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和站长联系处理!另: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,仅供参考,请读者自行研判!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

热点推荐

关注排行

小编推荐